应该在Lua或C中实现“no op”函数?

我有一个简单的函数,只返回它的字符串参数:

function N_(s)
  return s
end

你可能会从gettext中认识这个函数名。这是为.pot提取器的好处而标记的。

在C或Lua中实现N_()更有效吗?

你能给我一个经验法则吗?

另一个问题:

假设我有一个更复杂的函数:

function Z_(s)
  return dict[s] or s
end

在C或Lua中实现Z_()更有效吗?

(我将从Lua代码调用N_()和Z_(),而不是从C代码调用。)

点赞
用户107090
用户107090

我并没有测量这种情况下的差异,但我预计用 Lua 编写会更快。调用 C 函数会稍微更加昂贵。

作为一个经验法则,除非需要使用 C 函数库来完成长时间任务,否则请尽可能地使用 Lua 编写。

请记住,在编写 Lua 代码时,你可能比编写 C 代码更为高效。因此,你很可能会更早地在 Lua 中处理正确。性能可能已经足够好了。

在所有情况下,请考虑因人而异,并且自行测量。

2013-12-25 13:00:39
用户828255
用户828255

在 Lua 中实现的函数如果不太消耗处理器资源,很可能比 C 语言中的函数更有效率,特别是当你大部分时间都在 Lua 中运行时,这一点尤其正确。如果你将来要使用 LuaJIT,这个效果会更显著。如果该函数在语言中,编译器总能从它那里推断出更多的信息,而如果是一些它毫不知情的难以理解的 C 函数,它需要处理的上下文就不那么多了。

在 C 中实现 Z_ 的问题在于你还需要在 C 中实现 dict,而 Lua 已经有了这样的功能。所以,如果你需要一些特别优化的哈希映射表,也许 C 会更好。


如果你担心函数调用效率的问题,为什么不只是缓存结果呢?

-- instead of doing:
print(Z_('Hello world! My name is %1!', 'Lua'))
-- perhaps do this:
local greeting = Z_('Hello world! My name is %1!', 'Lua')
print(greeting)
-- reuse greeting at some later time.

当然,你的 Z_ 函数似乎还不支持替换,但我想它以后可能会支持。但是,如果你永远不需要替换,你可以把它做成一个类似于下面这样的表:

local Z = setmetatable({}, {__index = function(t,k) return k end})
Z['greetings'] = 'Hello world!'
print(Z['greetings']) -- Hello world!
print(Z['goodbye']) -- goodbye

这个表具有一个返回表中未定义项就返回其自身的 __index 元方法。

2013-12-25 13:18:35